前些日子,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引来了第三批访客,这次任务的三名宇航员会在空间站生活180天。
人类的身体是在重力下,以及开阔的草原上进化的,我们并不适合生活在空间站这种密闭空间,且微重力的环境中。
不过,人类最强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身体,并适应新的栖息地,这就是我们现在分布全球的原因所在。
在太空中,人类也是不停突破身体和心理极限,目前人类在空间站持续生活时间的记录是437天18小时,由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波利亚科夫在1994年至1995年间完成。
然而,在地球上运行的潜艇,它同样是密闭空间,相较于空间站它还保持了重力,为什么人们很难在上面工作呢,一般情况下,任务的时间最多也不会超过90天?
潜艇的生活空间非常小?
一般需要在水下长时间作业的都是核潜艇,柴油动力的潜艇基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返回水面补给。
不过,对于任何潜艇都是一样的,它们的设计都不会太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是一艘名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的俄罗斯核潜艇,它的长度达到惊人的175米,宽度25米,而普通的潜艇一般在60米-90米之间。
核潜艇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让人在水下考察的,而是水下打击,所以它内部的大部分空间都是用来存放武器和水中作战的设备,能够供人生活的空间非常有限。
即便留给船员生活的空间非常有限,但由于核潜艇的作战需要,每次任务最少还都需要几十人参与(想象一下坦克都需要3-4人协同操作)。
狭小的生活空间,却需要与许多人共享,这是潜艇生活艰难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中国空间站每个宇航员休息的铺位上都配置了“窗户”,宇航员休息的时候,可以俯视下地球,这样可以降低密闭空间带来的压抑感。
但是,潜艇绝对没有这样的待遇,它是完全封闭的。实际上配备了窗户也没有用,因为阳光只能渗透到200米左右的海水深度,而核潜艇的工作深度会达到675米–900米之间。
所以,不出所料,在海底运行的核潜艇是没有任何白天黑夜概念的。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核潜艇船员而言,他们执行一种独特的生活和工作模式——“3个6小时”,一个周期为18个小时,其中6个小时工作,6个小时休息,6个小时空闲。
我们前面提到过,潜艇的生活空间非常狭隘,所以实际上他们会通过这种“3个6小时”的模式来轮流工作和休息,避免人员集中出现某些区域。
就拿床位来说,它绝对不是几十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床位,而是你休息6个小时之后,下一批人会过来把你叫醒,然后睡在你刚刚睡过的铺位上,也就是说潜艇上的床位都是公用的。
很明显,潜艇船员是没有任何私人空间的,这也是艰难的一部分。
潜艇上的环境如何?
狭小的生活空间,意味着潜艇上注定是闷热且充满气味的。
尽管整个潜艇都有空气冷却设施,但是潜艇内部的整体温度会达到30-35摄氏度之间,所以船员不仅是在狭小的空间上生活,还是在酷热中工作。
据信,潜艇上最宽敞的地方就是餐厅,所以很多船员有事没事都会在那里聚集,但是这里也是温度最高的区域,最高温度甚至可能超过38摄氏度。
很热也就算了,水的供应还非常有限,它基本只会用于饮用和烹饪,所以在潜艇上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
想象一下,在一个密闭空间中,几十个大男人很少洗澡(出于隐私考虑,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女性潜艇船员),然后还会不停出汗,空气中得弥漫着什么样的味道。
其实,空气的味道对于身在其中的人而言是很难感受到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过滤掉那些它认为没用的信号——包括嗅觉信号。
但是,潜艇上的空气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氧气含量只有18%左右,比我们陆地上的含氧量(21%左右)要低许多。
我看到很多在潜艇上服役过的退役军人回答过为什么要这样设定氧气含量,答案基本是为了降低火灾风险,在低氧气水平的环境中更难着火。
但是这给生活在上面的人带来许多不便,除了呼吸困难、头晕和感到疲倦之外,其实最致命的是,较低的氧气会使身体在受伤时更难愈合。
当然,潜艇上应该不至于出现什么大的致命伤害,这点可能影响也不大。
但是,低氧气水平还很难让人平静下来,加上狭隘的生活空间,所以几乎所有船员都总是怒气冲冲。
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确实不是很容易,然而在潜艇上还并不是只有生活和工作,一般情况下还会有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船员必须在任务周期内了解潜艇操作。
除此之外,由于潜艇的一个属性就是隐蔽,而任何的信号都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在以前局势相对紧张的时候,船员是完全禁止和外界建立通讯的。
不过,现在好像很多任务都可以和家人建立电子邮件的通讯,但是对通讯内容进行审核是必须的,所以信息不一定会发出去和接收到。
所有这些让潜艇的生活变得异常艰辛,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人,也很难长时间在上面生活很长时间。
最后
无论是在空间站,还是在核潜艇,上面的工作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没太多的可比性。
他们一个保家卫国,一个为人类进步,都在自己的领域做贡献,为他们点赞吧(比心)!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